腊月二十六晚上,桃源县公安局漆河派出所会议室里正在召开春节安保工作会议。在安排所内民警值班时,刚上任的所长陈巍有些犯难:所内的年轻民警全部是外县、外市乃至外省人,大年三十值班自己肯定是要上的,但自己一个人也不够啊。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所长,我来值年三十那班吧。”陈所长朝声音的来源望去,是民警老胡。看到是老胡,陈所长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感动。这个老胡的情况,陈所长实在太清楚了,因为一起共事过好多年。老胡名叫胡正权,即将年满60岁,明年下半年退休。老胡自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在派出所工作,仅仅在漆河派出所就待了24年。而且老胡恰恰是春节最需要回家照顾家庭的人。老胡的妻子因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眼睛看不清东西,需要人照顾。儿子、儿媳忙于工作,留下一岁多的孙子也是老胡带着。说实话,老胡值年三十那班,陈所长有些于心不忍。但老胡的态度很坚决:“所长,明年我就要退休了。这最后一次春节班,就让我站好最后一班岗吧。让年轻的小伙子们过年回家多陪陪父母!这十几年我都是值年三十班,情况我都熟,工作没问题的。”看到老胡态度坚决,陈所长没再说什么。但年轻的民、辅警却纷纷跟着请缨值年三十那班。于是春节值班很顺利地安排了下去。
轮到老胡值班时,老胡提前来到所里。因为老胡深知,每逢佳节倍思亲,职业和操守并不能阻止乡愁的蔓延。而一个干净、整洁、喜庆、和谐的节日环境能够很大程度地冲淡愁绪,凝聚人心。这时,陈所长也带着老婆来到了所里。所长夫人有个特长一一写毛笔字。于是陈所长和老胡带着年轻的小哥哥们先是把所内外打扫个干干净净,接着一边写,一边贴,再买来些挂饰,把派出所打扮得红红火火,满是年味。
“派出所就是自己家”
到了三十下午,老胡又拿出了他照顾家人多年的本事——做饭。老胡说:“派出所就是我们的家,团圆饭可不能少!”萝卜青菜、猪牛羊,辣椒土豆,鸡鸭鱼,柴米油盐酱醋茶,清蒸红烧炒炖煲,就连颇擅此道的所长夫人也自觉地拉着所长给老胡打起了下手。一样样食材在老胡手底下翻飞,锅碗瓢盆奏响了团圆的乐章,一盘盘美味佳肴被端上餐桌,色泽香味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待到晚上,大家围着桌子,端起饮料,背靠着万家灯火,齐喊一声“新年快乐!”没有人会觉得,这个除夕不团圆。
民警老胡引导群众补采指纹
春节值班,并不是守在派出所过年,还有许多业务工作要做。指纹补采就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春节期间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日子,漆河派出所为了方便群众随时能够采集指纹,节假日户籍室照常开展补采工作。老胡在腊月二十七就找户籍员专门学习了指纹补采的程序和电脑操作。尽管年纪大了,学东西很慢,但老胡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记住了所有操作流程。年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很多,小年轻出警后,都是老胡来接待。他花白头发,笨拙而又耐心地办理业务的身影,温暖了一位又一位群众。
巡逻是节日期间一个重要的安保举措。天气外面湿冷,所里的小年轻们都不让老胡参加巡逻,但老胡坚持要去。巡过大街小巷,对每个重点场所,重要路口,容易出现什么安全隐患,老胡都如数家珍。二十多年,老胡熟悉漆河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明年春节,他将以另一种身份来见它们。尽管老胡不善言语,但是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还是从他的神态动作和只言片语中不经意流露出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多年的派出所工作经验,让老胡成为了漆河派出所的“镇所之宝”。大年三十上午,有群众报警在漆河街面上发现一名流浪汉。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名流浪汉精神异常,说不清楚自己的情况。民警找漆河镇各村村组干部辨认,也都说没见过这个人。几个小年轻都犯了难。这时老胡出马,找到流浪汉耐心反复询问,结合断断续续的话语和口音及其身体、衣着情况判断,该男子应该是周边乡镇的人。于是老胡通过自己的熟人系统多方打听,最终一名九溪镇的熟人认出流浪汉是九溪人,姓莫,有精神障碍史。于是老胡立即通过九溪派出所找到流浪汉的家属,并由其家属将其接回团圆。
大年初二,老胡结束了自己警察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年三十班,回到家中照顾妻子、孙子,迎接亲戚的拜年串门。这一年的年三十班,漆河镇与大多数年头一样安静祥和,没发生什么大事,全是鸡毛蒜皮,一片浓浓的喜庆,亦如老胡的警察生涯一样,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芳香浓郁,回味无穷。
来源:桃源公安
一审:周芝华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周萌
来源:湖南法治报